編按:中國政府自2016年全面開放二孩政策,在職女性可多生育一胎,卻更易被僱主刁難辭退。人大發言人傅瑩在本年的全國兩會上直言,女性就業歧視是全面開放二孩政策衍生的問題之中較為嚴峻的。據北京大學社會調查中心與一招聘公司發佈的調查報告顯示,24至35歲適婚適育年齡的女性最易遭受職場歧視。有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表示,自二孩政策開放以後企業擔心女性員工將再生一胎,使聘用成本增加,因而對聘請已婚已育的女性抱有疑慮。
女性就業歧視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更加突出,就算求職女性已經生育,企業也會很戒備——他們擔心,萬一生二孩,那該怎麼辦?
3月18日,廣東公共頻道DV現場報導,在深圳寶安工作的何女士年初發現自己懷孕了,30歲有了第一個孩子,一家人都如獲至寶。但是沒想到,這件事情卻給她惹了不少麻煩。
廣東公共頻道DV現場的錄像報導截圖
她在深圳一家生產機械設備的公司負責制定生產計劃,配算生產物料。在公司工作一年多後,今年3月,她突然接到公司一紙通知書,說要將她調職,自己原本的工資是6500元,而新職務的工資只有4500元。然而,過去幾個月中,公司從來沒有提示或者警告過自己,在工作上有無法勝任的地方,而在告知公司自己懷孕之後,公司卻做出了降薪調職的決定,她認為公司有歧視之嫌。
女性的就業性別歧視問題,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是一大熱點,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副秘書長、發言人傅瑩直言——「女性就業歧視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暴露的一些新問題中,顯得比較突出」。
一個做了7年人力資源工作的HR說道:「女性在職場上受歧視的情況越來越多。以前,只要女性已婚已育,企業還是願意聘用;現在,就算求職女性已經生育,企業也會很戒備——他們擔心,萬一生二孩,那該怎麼辦?」
二孩政策下的企業反應
為了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國家可真是費盡了心思!從想著補貼奶粉錢到稅收上的優惠提案,國家實施二孩政策的決心是無比堅定的。
可是,跟國家盼二孩心切的焦急心態相對應的是,廣大的人民和企業卻在「二孩」政策面前打起了退堂鼓。父母們對於二孩的期盼被育兒成本無情扼殺了,而企業呢,紛紛對女員工亮出了紅牌!
諷刺企業對在職女性不公的內地漫畫
女職工與公司的糾紛越來越多的映入了人們的眼簾,從大齡女青年被嫌棄請婚假產假、被拒絕聘任到懷孕女員工遭解僱,二孩政策的實施讓更多女性陷入了「就業歧視」的死衚衕,企業在二孩政策下對女員工紛紛亮出了就業歧視的底牌。
就職於福建福州柳河路「北京樂享互動傳媒有限公司」的葉女士就遭遇了懷孕後被離奇對待的情況,之所以說是離奇對待,是因為一方面公司阻斷了她正常上班的一切條件,另一方面,公司卻說沒有解僱她。
起先,葉女士被老闆告知要裁撤她的崗位,接著,葉女士的電腦等辦公設備「不翼而飛」。接下來,公司才通過內部郵件說決定撤銷福州的運營駐點,相關人員需回北京總部上班。在這之後,所有除葉女士之外的員工在面談後都辦理了轉簽合同,其後仍然留在福州工作,而只有最後葉女士被要求回北京上班。
而在面談後的3月6日,葉女士去上班時發現自己打卡指紋已經被消除,而且已經被移出日常微信工作群。從此,葉女士開始了維權之路。而在記者聯繫該公司時,公司卻拒絕承認解僱葉女士一說,問及其他,則回答「與你無關」。
公司的這種行為已經明確的表明瞭自己對於二孩政策的態度,或者說對於女性求職者一貫的態度!那就是歧視!要想生孩子,趕緊回家吧!
就業歧視現象的嚴重性
智聯招聘與北京大學社會調查中心共同發佈《2017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報告指出在經濟發展放緩和二胎政策(應該為全面二孩政策)開放的背景下,女性在求職時和辦公室裡的確面臨被歧視的境遇。」
該報告指出,有近八成的女性認為就業中存在歧視,其中女性被「普遍嫌棄」的年齡是24—35歲之間,另外近九成的高學歷女性覺得存在結業歧視:學歷越高,性別歧視越明顯!學歷歧視是對年齡歧視的一個補充!
24—35歲之間,正是大多數人的職場黃金期,但對於女性來說,卻是遭嫌棄、被歧視的「高危時期」!大齡女青年在初入職場就遭遇了不平等的待遇,而隨著全面二孩政策的推行,就業歧視問題則更加嚴重。
有意思的是,該報告也同時指出職位越高的女性反而不覺得自己遭遇歧視。另外職場女性對於自己遭到歧視的問題認識也不夠到位,大多從內因方面找原因,說自己不夠自信,與職業要求匹配低等。
看來我們的雞湯文化還是很好的教育了人民,受到不公的待遇時,多從自己找原因,要知足常樂,要感恩!
就業歧視為何越來越嚴重?
女性為何在職場中會遭遇到這種性別歧視?其背後的原因不是生理結構差異導致的工作能力差異,而是赤裸裸的利益關係。
一方面,作為女性求職者,在資本主義市場化邏輯下其生育子女的自然功能與出賣勞動力供資本家剝奪的功能是衝突的。生孩子要花時間,但資本家不想承擔工人生孩子的任何成本。
另外一方面,國家作為資產階級的總代理,為了保持可持續的剝削剩餘價值,對勞動者在一定程度上會有一些保護措施,對於勞動者的社會保險福利便是其保護可持續勞動力來源的一個體現。
國家作為資產階級的總代理與單個的個體資本家之間存在階級內部矛盾,國家在女性生育方面採取的社會保險政策無疑又為個體資本家增加了負擔,因此,作為個體的資本家為了降低用人成本,賺取更多的財富,在選擇剝削對象時無疑是有性別歧視的,以此規避支付更多的勞工成本!
不管國家法律如何一再強調就業平等,對於資本家而言,他的利益才是他唯一遵從的法律!
原題:「全面」二孩了,女性就業歧視更加嚴重!
來源:馬蘭@微工匯
編輯:紅氣球
相關文章:
【廣東省新法例:懷孕7個月以上的女職員,可享有每天額外1小時的有償休息時間】
【中國工人的「福利恐懼症」:多省延長產假 恐增職場性別歧視】
【女性為何不能當大廚?內地首宗職場性別歧視勝訴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