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超過二千名內蒙古教師走上街頭, 聚集在內蒙自治政府的信訪辦。這群失業的幼稚園、 中小學教師抗議中國政府在內蒙古的教育政策。自2000年起, 有關政策正縮減蒙古學校的生存空間, 亦令數以千計蒙族教師遭遣散。
身穿傳統蒙古服裝的教師們高舉「 強烈要求政府妥善解決民代老師遺留問題」的橫額示威, 要求重新聘用、補償,和失業教師的退休金計劃( 詳見後文轉載自維權網的訴求書)。
所謂「民辦」和「代課」教師是中國社區私營教育系統, 並非由政府經營,政府亦籍此減低公共開支。
根據一個北京大學的研究,2002年, 內蒙自治區中在這種私營體系就學的學生共十六萬五千人。

在生態遷徙、城市化和禁遊牧的政策下,自2000年起, 在蒙古的地區學校便被關閉,或者與中國學校合併, 令數以千計的民辦和代課教師無故失業,而毫無補償。
在給自治政府的公開信中,示威者指出「 所有層級的政府都沒有踐行法例,回應民辦和代課教師的訴求, 地方政府推諉責任多年。我們感到無助、失望、混亂、苦楚、 被漠視。」
以下轉載自維權網:
附件1、內蒙古自治區民代幼教師上訪(最低)訴求:

1、還民辦教師身份。
《國發【1978】1號》文件第五條明文規定,「 辭退或調換民辦教師,需徵得學校同意,由公社提出, 報縣教育局批准,並收回《民辦教師任用證書》」。 《教人【1992】41號》文件明文規定:「 未經縣教育行政部門批准, 鄉村和學校不得擅自任用或辭退民辦教師」。然而,當時( 1981年~1983年) 正值土地承包到戶的生產經營機制在全國實施階段, 農村集體經濟土崩瓦解了, 我們這些依靠農村集體經濟支撐的民辦教師的工資成了無源之水, 工分也無處去掙了,因此,政府無奈的把我們掃地出門了, 使我們成了改革開放大潮的犧牲品。如今, 祖國經過40年的改革開放,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全世界人民都分享到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紅利, 我們這些改革開放的犧牲品們, 強烈要求政府認定當年辭退我們為無效行政行為, 還我們民辦教師身份,承認我們是在職不在崗的民辦教師, 我們的教齡應該算到現在。
2、讓至今沒有落實「退養」政策的盟、市立即不折不扣地落實《 國發(88)教計字100號》及《內政辦發【1998】6號》 文件,使符合條件的民辦教師享受「退養」待遇。
3、落實《教人【2011】8號》文件精神, 把符合條件的民辦教師、 代課教師納入文件規定的養老保險體系和醫療保險體系。
4、如果以上訴求都無法實現,請參照農村幹部養老津貼標準, 按月發給我們養老補助金。
資料來源:
維權網、南蒙古人權訊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