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中國工人抗爭的第一手資訊

選單選單
  • 首頁
  • 我們的使命
  • 中國勞工
  • 社會政策
  • 公民人權
  • 性別女權
  • 環境土地
  • 專題報導
    • 佳士工潮
    • 中國勞工NGO被打壓事件
    • 國企工人下崗
    • 罷工專題
      • 水谷工人罷工事件
      • 樂百氏水廠工人罷工
  • 國際團結評論分析

紅氣球最新文章

  • 無懼水炮車及催淚煙 印度2.5億工人及農民響應全國罷工示威
  • 一帶一路帶新殖民主義色彩 各國近期相繼反桌
  • 疫情影響全球生產秩序 中國工人慘成犧牲品
  • 泰國民主運動現況:一名行動者的觀察和分析
  • 沒有約束和監管,騰訊勸退35+「高齡員工」只是冰山一角
工人文學 Workers' literature, 社會政策 Social policy

北京同心實驗學校專訪——沈金花

2015-09-13 red_editor

北京同心實驗學校專訪——沈金花
文:工人訪談員

背景資料與人物介紹
被訪談者:沈金花,女,1982年出生,湖南嶽陽人,畢業於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系,現任同心實驗學校校長,長期致力於流動兒童的公益教育事業。

teacheeeer

訪談內容
問:請簡單介紹一下自己。

答:我是湖南嶽陽人,2000年來到北京就讀中華女子學院社會工作系,大二下學期的時候接任了學校社團—農村婦女發展研究會的會長一職,就跟這邊(北京工友之家)的聯繫會比較多,參與一些活動,覺得這個的團隊很有意思,就像一家人。到大四學校大實習的時候也被安排在了這邊,就跟工友有了更多的接觸,然後對於生活痛苦的一面有了更多的認識,另外印像比較深的是大家經常在晚上一起吃飯聊天,那個時候孫恆他們就暢談理想,當時我也是計劃一兩年的時間是可以留給自己,因為這就是青春的資本,讓自己去找尋一下自己應該有的信仰,一兩年之後,自己也想的比較好了,再去讀書或者當老師什麼的。
問:可是到現在已經不止一兩年了。

答:嗯,留下來之後,通過不斷地工作,從懷疑,猶豫就這樣一步步不斷地去處理事情,然後去更深入地接觸,我覺得自己慢慢的沉積了下來,就一直走到了現在。很多人說你們很偉大,真佩服你們能這樣去做一個奉獻,其實我覺得是每個人不同的選擇,選擇了一種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然後我覺得我很幸運的選擇了這樣一幫夥伴,選擇了這樣一個事情,我覺得人生本來就很短,你也不知道下一世會不會有輪迴,但在這短短的人生里面,要把這一次好好過,別白過這一次。

問:之後為什麼會去同心實驗學校?

答:之前是沒有想著要進學校的,那個時候主要是做社區工人的夜校工作,志願者管理,辦公室的工作,後來到了05年7月份,要開始辦一所學校,就一起來辦,因為做社工的嘛,就比較擅長做一些資源的整合和活動的設計,當時我就是主要負責這一塊,後來過了一個學期之後,因為需要能有理解這個辦學理念的人來主導這個學校,所以到07年就被推上來做校長。

問:那我們的辦學理念是什麼?

答:我們希望進到同心的小孩,上好學做好人,就是我們是希望能夠提供給孩子比較良好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這些孩子本身的教育資源和機會要比公立學校的要少,我們希望去整合社會的資源提供給這些孩子們,可能這其中上大學的人不多,但是在小的時候,你讓他見識比較多,對於建立他的自信心和整個綜合能力來講是有幫助的。

另外我們覺得教育本質是讓每一個孩子能夠成為一個內心比較自在,不管在什麼樣的處境裡面,都能保有那種比較積極向前又有悲憫的心態,雖然每個孩子的工作有不同,但是不管他處於哪種環境裡面,他都有那種對幸福的認定,並且幸福度比較高,又能願意去做一些貢獻推進社會的進步。我們是希望來做這樣一個事情。

問:目前學校師生情況如何?

答:現在是從學前小班到小學六年級一共是16個教學班,大概有500多名學生,專職老師有25個左右,加上外面比較固定的志願者老師和其它職工,總共大概有39人。

問:介紹一下學校的師資力量。

答:在建校最早的時候,我們招了一些大學畢業生,有共同理想的,但是大家太理想了,所以當面對現實很多衝突時,失落感是會比較高的,那就比較容易引起在教學之外的起起伏伏,影響到具體的工作。
另外有一些是支教志願者,因為他們有兩年的支教期。但是也出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青年人雖然有自己的活力,有這樣的教育熱情,但是他的教學是有一個成長期的,這使得在抓教學質量方面的話有一些挑戰。
我覺得比較好一點的是在05年,我們招了一些有熱情願意當老師,同時也具有當老師特質的人,雖然之前的工作可能不是老師,但是通過了一系列的培訓,目前這其中一部分老師很踏實也比較穩定,成長和進步也算比較快,成為骨干教師力量。
問:老師的穩定性如何?

答:我們就感覺,可能對於有家庭的,帶孩子的女老師會相對穩定,因為一方面孩子在學校裡面可以照顧好,然後自己又能夠做教師的事業,所以這樣的老師,不僅從教學經驗上,還是在穩定性上,都是比較好的,並且有很強烈的願望去學習。另外志願者老師是有一定約定期限的,期限到了就會離開,然後我們幾位老教師,她們自己的孩子也面臨著學籍問題,在外面都30多歲了,在老家也想著能買房,也得回家去安置,這樣子流動性會比較高一些。

問:目前老師的工資大概在什麼水平?

答:最多的3000左右,然後少一點的2000多,管吃管住,這樣的工資水平基本沒有吸引力。其它的學校還在給學生補課,每個老師在2000多的基礎上還能增加1000多,我能夠理解其中的無奈,但覺得挺不好的,雖然能給老師增加收入,留住老師,但是背離了很根本的東西。因為周一到週五你屬於正常教學的時間,教學的任務平時就要抓起來的,而不是把這個變成了要補習,來收錢的。我想每個學生家長對於這點來說,內心不見得是那麼願意的。我也能經常聽到這樣的聲音。有的老師也建議我這麼做,但我覺得不合適。這也是你要堅守的東西和現實的一種衝突。

問:學生的流動性怎麼樣?

答:較早的時候我們做過一個統計,學生的流動率是在20%左右,就是在一個學期裡面,基本上會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會轉學,回老家或者到別的地方,但同樣會有新的學生進來。在前些年沒有實行電子學籍政策時,一般都是進的比走的多,最多的時候我們的學生到了將近800人。從去年學籍政策開始實施之後,我們也在做一些家長動員的工作,就是如果你家裡有這個條件,為了學籍,最好還是回老家上學,所以學生的生源其實是在往下降的,從700多降到了500多。

問:電子學籍政策是指什麼?

答:電子學籍應該是2013年9月份,教育部為了更方便的管理和麵對流動性的問題做出來的一個措施,就是將學籍進行全國聯網管理,其實出發點應該是對學生好的,但是像我們這些沒證的學校就沒有辦法給學生電子學籍了,會對學生的轉學和升學帶來麻煩。

問:沒有學籍就只能回老家上學?

答:有些家長比較重視,知道這個學籍的重要性,就會回去。但是對於一部分家長來講,回老家現金收入會減少,至少斷了一個人的經濟收入來源,這樣整個家庭的損失是比較大的。要是老家允許保留學籍,學生可以出來跟著父母的話,他們基本上還是會把孩子帶在身邊的。當然如果老家的學校特別地好,有一些家庭老人能幫著帶的話,也會選擇把孩子放在老家,孩子比較小一點會跟爺爺奶奶,四五年級則會送到當地的寄宿學校。
問:學生可以轉到公立學校上學嗎?

答:其實插班生是很難的,特別從去年開始,基本上不太可能,只能說學前升一年級,小學升中學,但也很少,因為5證(暫住證、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在京務工就業證明、戶口所在地鄉鎮政府出具的在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全家戶口簿)的要求,讓父母雙方都必須得有社保,而且都在朝陽區,有些家庭只能實現一方有社保。

問:那學生從我們這裡畢業後有什麼選擇?

答:從我們這裡畢業出去的有一些還在讀書,不管是大學還是高中,到目前第一屆大學生已經出來了。當然也有很早就結婚的,都有小孩了,只要初中的階段一過,就有一些已經成家有了孩子。也有跟著父母有開浴池的,開超市的,或者做裝修的,進到社會了,就是在不同的行業裡面在遊走。

問:相比公立學校,我們有什麼特點?

答:我覺得一些機會和資源是很明顯的,比如學籍在公立學校一定是有的,轉學是很容易的。但是我們不能,轉學會有一些問題。然後表現好的孩子,是可以有評市一級的,各種競賽啊,就是他的發展的渠道和機會要多一些。另外公立學校整個學校結構會比較完整,教務教研會很多,我們這些就比較少,因為老師都要包班,還要加班主任,並且學生的狀況也是參差不齊的,基本上老師精力方面肯定是要弱一些。
當然我們也有我們的優勢,比如我們承載了更多的服務功能,公立學校放學的時間要更早一些,一放學就得禁校,家長必須要來接,但是這些的話我們不會。然後家長和學校的溝通也會好一點,公立學校的老師一定是主導地位的,被叫過去要求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但是我們不會。另外的話,我們也不會因為學生的成績或者作業問題,總是死揪著家長,對於學校裡面家庭情況不好的,學校除了有學費的減免之外,也會有一些社會上的資源轉介進來。我覺得讓它成為一個社區的公共空間,承載更多的教育和服務功能,這是一個優勢。

問:怎麼理解成為一個社區的公共空間?

答:我覺得是把它作為一個社區的公共資源,最早皮村沒有活動中心的時候,學校的籃球場是開放的,我們也會放露天電影,還有圖書借閱,電腦室。等皮村社區活動中心建立以後,我們就完全剝離開了,專門做兒童方面的,兒童成長周末的一些活動,然後夏令營除了同心的孩子,外面的孩子也是可以報名參加的,另外電腦課也在開,普及育兒的一些觀念,做一些社區衛生、安全的教育。

問:我們看到同心在整合社會資源方面比較有特點,這個原因是什麼?

答:同心實驗學校是由工友之家發起的,本身的使命就是去讓沒有書讀的孩子有書念,這種草根公益機構的角色會讓同心是一個帶公益性質的學校,我們就會相對開放,也會比較明晰地對外界有交代,讓大家看到捐贈的東西確實是到了學生身上,另外的我們會接受不同的大學社團來做參與,所以我們的志願者接待量很大,包括企業的。大家在參與的過程中,有自己的感受,這個學校的學生是什麼樣子的,這個學校的人是什麼樣子的人,所以建立這樣一種信任感,那他們再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甚至自己的朋友圈的時候,當他們知道有這樣一種資源的時候,就會幫忙做連接。
但是當我們要跨過最基礎的物質和一次性服務的支持,上升到專業人才的支持和發展基金的支持的時候,還是不足的。另外公益性身份也會帶來一些弊端。

問:什麼樣的弊端?

答:其實同心最基礎的東西,一直都是自己自立,比如說房租,老師的福利津貼,這些都是學校自己要去解決的問題,主要來自學費,但是公益性的身份會成為一個束縛,我們在收費的界定方面,我們一直是非常低,所造成的影響是學校沒有自己可以應對風險的發展基金,另外就是我們很難有比較高一點的薪資給到老師,就使得我們在招人的時候很難招到合適的人。現在通貨膨脹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壓力就會很高。對於青年人的話,來招聘,一問工資,可能就算了。就算是退休老教師來做志願者,同樣也會考慮到你能給我多少錢,一樣的。所以現在經濟的問題就成為我們一個很大的挑戰。

問:如何應對這​​樣的情況?

答:我們覺得如果走外界的籌款不是一個特別特別現實的事情,有時候和家長在聊,一位女性工人說,其實現在工人的工資比較高了,像隨隨便便就有2000多,反正有一點技術的,都能到五六千,我就笑比我們老師的工資還高​​。所以我們就覺得能在北京還能生活的,絕大多數這個學費高一點的都能接受的。所以我們在去年加到了1200,這樣就能給老師增加200塊錢。其它方面的開銷也在增長,像我們的房租翻倍,水費也很貴,電費還得感謝朝陽供電局,幫我們改成了居民用電,還能省一點。

問:一年得花銷得多少?

答:將近一百萬,我們算過,那還是去年的價,今年應該會更高,因為房租翻倍。

問:目前整個北京像我們這樣的民辦打工子弟學校大概有多少?

答:在2012年時大概有130多所,到2014年估計數量有所減少,具體也應該在100左右吧,有可能數量還要更少些。

問:這些打工子弟學校在流動兒童的教育方面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答:目前北京有大約40多萬,的流動兒童,公辦學校只能吸納將近80%,剩下的是由民辦打工子弟學校解決的,民辦打工子弟學校裡面又分為兩類,一類的話是有證的,有國家扶持的,整個的條件會比較好,還有一種是沒證的,也分為兩類,一類是像我們是有一定想法的,被社會認可度更高一點,對外接觸和發展的機會也比較多,社會資源比較多,還有一類就是老闆自己辦學,學費就會收的比較高一些,大概是在2000多,再加上補課,3000多,老師工資還可以。

問:我們和這些打工子弟學校有什麼不同嗎?

答:其實我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給學生們,願意更開放一些,我就覺得知名度主要來自於我們比較開放地來做一些社會資源的動員,另外的話我們也願意做一些社會問題的倡導,包括學籍問題,我們會願意去把它變成一個提案,我覺得這也是我們存在的一個優勢,因為工友之家它作為這麼多年的一個草根NGO,它所建立的這種人脈資源,其實我們是有用上的,所以我們才能比其他打工子弟學校,更加有一些這樣的資源條件,把一個學生面對的問題,我們能把它作為一個社會問題的視角來做一些討論和提出一些這種建議來解決。

問:比如會​​提出什麼樣的提案?

答:從10年開始北京就在陸續關閉打工子弟學校,電子學籍政策出來以後,像北上廣這種大城市,因為要嚴格控制人口增長,對於學生就讀問題,收口更緊了。像在我們沒有證的學校上學的孩子就沒有辦法拿到電子學籍,這些孩子轉回老家的話,因為沒有在老家念,所以也沒有電子學籍,所以就使得這些孩子處於真空的地帶,到了14年二月份,剛好開兩會,我們就做了一個這樣的提案,但是沒什麼明顯的結果。

其實想通過學籍控制流動兒童數量,進一步控制外來人口數量的效果並不顯著,我們發現疏導走的更多的是孩子,少批量的可能是母親,這又會重新加劇了留守兒童的問題。
問:我們學校有收到過被關閉取締的通知嗎?

答:12年6月的時候,就通知我們要把學生疏導了,要把學校關閉。

問:以什麼理由?

答:沒有辦學許可證,各塊檢查都不合格,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要整改。

問:我們存在這些問題嗎?

答:就是說沒有那麼大的安全隱患,因為要做的房屋安全鑑定基本上每年都在做,然後收到的消防、電力改造的問題,就是任何一個學校拿出來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因為檢查的話,如果按照條條款款來講的話,一定是能查出你的問題來的。

問:我們會去為達到政府要求去整改嗎?

答:我覺得是不現實的,第一個它其實是需要特別龐大的資本進來的,這種投入的話我們是做不到的。另外它的大政策背景並不是讓這些人要留下來的,所以這樣的話,又何必非死揪著把所有的力氣花在那個上面。當然我們也希望,如果能給一個合法的身份,我們就覺得更好,會讓我們更專注於做當下的事情,但是我們也會有清醒的認識。

問:那我們堅持不接受關閉的理由在哪裡?

答:我們也沒說不能關,我們就說同心學校的出現就是因為孩子們讀書困難,沒有書念,本來這就是政府應該承擔的責任,那麼多外來打工家庭的孩子,在這裡做了貢獻,然後就在這裡上學,任何一個國家的政府都是要解決孩子讀書問題。國家在這個階段還沒有辦法來承擔的時候,那我們就用民間的力量把這個教育的責任承擔起來。如果國家能夠來承擔這個責任,我們就希望不要設置什麼門檻,包括5證,社保這些,孩子們也應該享受國民的待遇。
另外我們提出的就是這些老師在一線的教育這麼多年,也是有他們的功勞在的,所以不能只解決孩子的問題,老師也是需要來共同解決的。

問:那你覺得打工子弟學校未來發展方向在哪裡?

答:其實打工子弟學校就是歷史階段的產物吧,要不你就走民辦學校,投資更大,收費比較高的教育集團。

問:那如果被關閉了呢?

答:我們其實隨時在做這種準備,我們這種學校的存在,就是一個過渡階段的補充,將來不需要了,我們會做轉型的準備,那時候我們就回到做社區服務的這塊,可能不是全日制教育,可能有其他教育的方式,只要我們的教育目標,讓這些孩子在該受教育的階段,受到一些品德方面和綜合社會能力培養的教育,我們就覺得能達到這一個目標,各種形式都是可以的。

問: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是息息相關的,怎麼看待留守兒童類似畢節這樣的事件?

答:當時我看到的時候,有討論從家庭的原因,有討論留守兒童問題,當時我就在想,這個都集中在討論​​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其實最直接的應該是讓孩子能夠跟父母在一起,應該是創造這樣的條件,而且還有那麼多的流動兒童。另外現在這些孩子小,他們的父母家庭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孩子很快會又會成為父母的,那他們的下一代呢,如果這一代沒有受到好的教育的時候,那這個後果代價其實是需要全社會來承擔的。

問:出路在哪裡?

答:我覺得還好,這個群體是生命力很頑強的一個群體,即便我們看到身邊有很多孩子在青春期的躁動,但我覺得孩子本身是不壞的,當各個社會問題開始出現的時候,勢必會有新的改革,新的創造出來,我覺得也符合社會發展規律,起起伏伏,分分合合,會付出一些代價,也一定會有解決辦法的。

問:你比較樂觀?

答:社會上有那麼多問題,看到那麼多負面的東西,如果抱著一個悲觀的態度真的不用活下去了。

相關文章

Tweet

分享此文: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 分享到 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
  • 分享到 LinkedIn(在新視窗中開啟)
  • 按一下以分享到 Telegram(在新視窗中開啟)
  • 分享到 WhatsApp(在新視窗中開啟)
  • 點這裡寄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
  • 點這裡列印(在新視窗中開啟)

請按讚:

喜歡 載入中...
公益學校學校教師留守兒童
選單選單
  • Homepage
  • Our Missions
  • China's Labour
  • Social Policy
  • Civil Rights
  • Gender and Women Rights
  • Environment
  • Feature Reports
    • Repression on Labour NGOs
    • Layoff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 Strike Reports
      • Struggle of Misutani Workers
      • Robust Water Factory Strike
  •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nalysis

繁簡轉換

不轉換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Redballoon@facebook

Redballoon@facebook

Twitter 上的紅氣球

我的推文

延伸閱讀:

  • 勞工團體中環總店請願<BR>抗議ARMANI拒絕披露供應商資料勞工團體中環總店請願
    抗議ARMANI拒絕披露供應商資料
  • 泰國民主運動現況:一名行動者的觀察和分析泰國民主運動現況:一名行動者的觀察和分析
  • 【行動呼籲】獻給中國勞權人士的一公里路【行動呼籲】獻給中國勞權人士的一公里路
  • 武漢萬人抗議遭暴力鎮壓 封鎖消息情況令人憂慮武漢萬人抗議遭暴力鎮壓 封鎖消息情況令人憂慮
  • 清剿中港反抗力量,就《逃犯條例》訪問民間活躍份子

繁簡轉換

不轉換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版權所有©紅氣球 Red Balloon Solidarity
網址:http://redballoonsolidarity.org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redballoonsolidarity     
loading 取消
文章未送出─請檢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電子郵件地址檢查失敗,請再試一次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
%d 位部落客按了讚: